不锈钢小知识
1、不锈钢为什么也会带磁?
人们常以磁铁吸附不锈钢材料来验证其优劣真伪,无吸无磁认为是正品,否则为次品。其实,这是一种极其片面且不切实际的错误辨别方法。
不锈钢种类繁多,常温下按组织结构可分为:
(1)、奥氏体型:如304、321、316、310等。
(2)、马氏体或铁素体型:如430、420、410等。
奥氏体型不锈钢为无磁或弱磁性,马氏体或铁素体为带磁性。
通常用作装饰管和水管的不锈钢多为奥氏体型的304不锈钢,一般来说应该是无磁性或弱磁性,但因其再冶炼过程及在热处理过程之中化学成分及晶体组合结构发生改变,稍微向马氏体过渡,导致成品的304不锈钢型体略带磁性。
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其晶体组织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加工变形程度越大,其向马氏体转化程度越大,磁性也会越大。
2、不锈钢为什么也生锈?
不锈钢具有抗氧化能力——即不锈性,同时也具有在含酸、碱、盐的介质中耐腐蚀的能力——及耐蚀性。但其抗腐蚀能力的高低也是随其钢质本身化学成分、加工状态、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等而产生变化的。如304不锈钢管,置于干燥清洁的大气中,有非常优良的抗锈蚀能力,但将其移至海滨地区,在含有大量盐分的海雾中,很快便会生锈;而316不锈钢管则表现良好。因此,不是任何一种不锈钢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耐腐蚀,不生锈的。
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致密又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钝化膜),防止氧原子的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锈蚀能力的。一旦有外界原因使氧化膜遭到破坏,空气或液体中的氧原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的铁原子不断地析出,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属表面就会因此受到不断的锈蚀,产生锈斑。
氧化膜受到破坏的原因很多,常见有如下几种:
1、不锈钢表面积聚其他金属元素粉尘或异类金属颗粒附着物,再潮湿空气中,附着物与不锈钢表面的冷凝水两者连成一个微电池,引发电化学反应,保护膜受到破坏,称之为电化学腐蚀。
2、不锈钢表面粘附有机液体(如瓜菜、面汤、痰等),在有水及氧的条件下生成有机酸,长时间作用下对金属表面产生腐蚀,成为有机腐蚀。
3、不锈钢表面粘附含有酸、碱、盐物质(如装修墙壁的碱水、石灰水、涂料、稀释剂等)及在有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硫化物、氧化碳、氧化氮等,遇冷凝水,形成硫酸、硝酸、醋酸液点,引起化学腐蚀。
以上情况均可破坏不锈钢表面防护膜引发锈蚀。所以,为确保金属表面光亮,不被锈蚀,我们建议:
1、必须经常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清洁擦洗,去除附着物,消除引发锈蚀的外界因素。
2、海滨地区要使用316不锈钢材料,其能有效抵抗海水或盐雾腐蚀
下一个:双卡压式管件安装步骤